瀏覽次數:
84
2020
-
07
-
08
北京時間7月6日,中國—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。作為中阿合作的重要內容,北斗系統早在2016年就被納入《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》。文件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落地阿拉伯國家,服務“一帶一路”。 多年來,中阿北斗合作務實推進,成果顯著。會議期間,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兆耀面向阿拉伯國家發表署名文章《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擁抱阿拉伯國家》。 全文如下: 相耀成輝的“天狼星”和“北斗星”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。懷揣著對天地寰宇的敬畏,中華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從未停止過這樣的探索,仰望頭頂璀璨星空,思考深邃宇宙奧秘。 璀璨輝煌的阿拉伯文明,自古就有追逐星空的悠久歷史與卓越成就。古埃及人以天狼星紀年,計算尼羅河水漲落,指導民眾生產生活。在中華文明中,也有類似星座——北斗星。公元前19世紀中國夏朝(即巴比倫文明時期),中華民族以北斗星定方向、辨四季、定時辰,并由此發明了北斗歷和指南針,橫亙夜空的北斗星成為中華民族指引方向的守護者。 從天狼星到北斗星,阿拉伯文明和中華文明在天文星象領域交相輝映,支撐著兩大文明不斷探索宇宙的奧秘,攀登科技的高峰,砥礪前行。 牽手“北斗星”,指引夢想的方向 人類在探索宇宙認知的歷史長河中,從未停止對時空信息獲取手段的探索,導航技術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活動空間不斷拓展的歷史。20世紀80年代,一批仰望星辰的中國科學家開始研制中國人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,并以“北斗”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。 從2000年10月第一顆北斗一號試驗衛星成功發射,到2020年6月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部署,20年來,44次發射,中國先后將4顆北斗試驗衛星,55顆北斗二號、三號組...